关于不见星空的五个冷知识 · 排行888
夜晚的天空并非总是黑得一尘不染,很多人即使仰头,也难以看清星星。下面这五个“冷知识”,揭示了为什么现在的天空常常看不到星光,以及哪些因素在悄悄改变我们对夜空的感知。
-
光污染才是大多数人看不见星星的主因 长期以来,城市灯光像一层薄薄的罩子把夜空照亮,星星的光亮被困在城市气泡里。国际暗空协会的观察指出,全球约80%的人口无法在自家窗前看到银河,城市的光污染几乎把天空“变白”了。在一些大城市,甚至连显著的星等也很难看到,真正的宇宙深度只留给那些走向郊外甚至偏远地区的人们。要想看见更多星点,往往需要远离强烈的人造光源,选择低光污染的地点。
-
满月的光会让许多星星“消失” 夜空并非只被城市灯光左右,月相同样左右你能看到的星星数量。满月时,月光强烈,肉眼能见的暗淡星星会被“抹去”;就算在较暗的天空下,许多肉眼可见的星星也会变得隐约或不可见。简而言之,月亮像一位无声的遮光板,在夜空中掀起一层薄雾,掩盖了那些微弱的星点。观星时,选择新月或近新月的夜晚,会让星星更加耀眼。
-
天空的透明度取决于大气与天气 光污染之外,大气条件也极大影响你看到星星的机会。空气中的水汽、尘埃、烟雾和污染颗粒会散射和吸收星光,降低天空的透明度,形成“灯光被吃掉”的现象。即便在不太拥挤的地方,若空气中有较多污染或湿度高,星星也会显得暗淡。清澈、干燥、无污染的夜空才更适合观星,这也是偏远高原或干燥沙漠常被推荐的原因之一。
-
大气自发光也在“点亮”夜空 你可能没想过,夜空并非完全黑暗。大气层在某些条件下会产生微弱的自发光,称为大气发光(airglow),以及在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。虽然这些现象通常很微弱,但在极为黑暗的天空下仍然能被察觉,一点点的自然光就会让星空显得不那么彻底的漆黑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远离人类灯火,夜空仍有微弱的光芒存在。
-
人造轨迹与卫星的穿越会打断星空的静默 近年大量的天基和轨道卫星(如商业卫星星链等)进入低地轨道,常常在夜空中划出明亮的轨迹,干扰肉眼观星与望远镜观测。对于习惯仰望星空的人来说,这些“光线轨迹”像是一道道突然出现的线条,使整片天幕不再像从前那样安静。这一现象尤其在晴朗、透光度高的夜晚更为明显,也是很多人感知“看不到星星”的新因素之一。
如果你愿意尝试将注意力从“看星星为什么看不见”转向“如何看到更多星星”,可以考虑以下简单的方向:选择远离城市灯光的地点,关注新月前后和当地天气预报,尽量避开高污染日和潮湿夜晚,另一个实用的做法是让眼睛有足够的黑暗适应时间(通常需要约20-30分钟)。了解你所在区域的光污染等级,选择合适的观星时间和地点,也能大大提升你在夜空中发现星星的机会。